【反電信網絡詐騙】遵義公安反詐一周警情通報
發布時間:2022-05-20 09:16浏覽次數:140 次
遵義公安反詐一周
警情通報
(2022)第7期

2022年5月9日至5月15日,全市發案環比上七日上升26%。
發案前三名的縣區(市):紅花崗、仁懷(播州)、彙川(新蒲)。
發案前三名的鄉鎮(街道):
第一:綏陽縣洋川街道;
第二:仁懷市中樞街道;
第三:紅花崗區老城街道,新蒲新區禮儀街道,播州區龍坑街道,仁懷市鹽津街道、茅台鎮。
注:以上排名包含并列!
發案最高的五種詐騙類型依次是:
刷單類詐騙!
虛假投資理财類詐騙!
網絡貸款類詐騙!
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退款類詐騙!
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構類詐騙!
按年齡劃分:20歲以下2%、21-30歲54%、31-40歲25%、41-50歲13%、51-60歲6%。
按文化程度劃分:小學12%、初中49%、中專7%、高中8%、大專12%、本科11%、研究生1%。
2022年4月初,家住遵義市紅花崗區長征鎮的李女士在陌陌上聊天時收到一陌生男子的好友申請,通過查看對方資料,覺得對方各方面條件都比較不錯,便同意了,雙方聊了幾句後,對方就說陌陌上的人很亂,想要加李女士的微信,由于比較聊得來,雙方就加了微信,對方介紹自己是部隊上的,平時使用手機有限制,不經常使用微信,叫李女士用一款叫“蝙蝠”的軟件,這個軟件比較安全,李女士想着平時沒事時也無聊就下載了“蝙蝠”軟件。 又聊了幾天後,對方稱自己馬上要轉業,正在做一個軟件項目,讓李女士登錄“鄭州商品交易所”的網址幫他操作,按照對方說的在規定時間内購買“期貨棉花”的虛拟商品後,十多分鐘就賺了2萬元,而且也看到對方提現成功了。李女士對每次都能賺錢感到疑惑,便問了對方,對方稱自己的舅舅是這個公司的主管,按照他舅舅說的時間購買就能賺錢。 李女士心動了,便叫對方帶自己一起賺錢,注冊賬号并開始在平台上進行投資,剛開始投入了1萬元賺了2000元并成功提成。李女士更加信任對方,繼續加大投入,由于對方告訴李女士不能頻繁提現,否則會有被系統發現等風險,所以,直至5月中旬陸續投入了47萬餘元後,李女士确需用錢準備提現時,發現提現失敗,客服告知要再次投入23萬才能提現,李女士意識到被騙,共計被騙47萬餘元。
犯罪分子通過QQ、微信、soul、陌陌等社交軟件加受害人好友,抖音拉群,或者在公衆号、微博、抖音、知乎等網絡平台發帖、投廣告,稱有投資理财門路吸引受害人關注。随後拉人進群,組織“水軍”在群裡扮演投資者,曬出收益情況誤導受害人。 犯罪分子在群聊中通過直播教程、導師指導等方法對受害人進行洗腦,通過高收益投資項目、穩賺不賠等幌子讓受害人産生興趣,向受害人發送鍊接或二維碼下載虛假投資平台APP,受害人成功上鈎下載APP後,再通過“導師誘導”進行投資。 犯罪分子通常會以小額返利讓受害人初嘗甜頭,并能提現成功,以為投資真能獲利,然後騙子再不斷誘導受害人加大投資額度。 受害人“投資”到一定數額,看着投資賬戶上有不少錢卻無法提現,騙子就以“登錄異常”、“服務器維護”、“銀行賬戶凍結”等各種理由解釋為何提現失敗,緊接着會利用受害人急切提現、盲從的心理,再收取所謂的“審核金”“稅費”“保證金”、“解凍金”、“刷銀行流水”等,或要求受害人繼續充值投入才能成功提現,再次誘導受害人轉錢,直至将受害人榨幹。
1、有一定收入的單身男女,以及喜歡投資、理财、炒股的群體是投資理财類詐騙的主要對象,且被騙金額巨大,請這類群體要更加提高識詐防騙的意識能力!
2、投資理财類詐騙都需要用到一個“詐騙平台(APP)”,因此請廣大投資者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使用其中的“APP自檢”功能可以幫助我們識别詐騙APP,使用“風險查詢”功能可以幫我們甄别詐騙網站,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并且正确使用,有效防止被騙。 3、不輕易加“投資群”,不輕信“理财高手”“金牌導師”“大師指點”,不輕信陌生人的投資理财推薦,不輕信“盈利圖”,不注冊來路不明的“投資會員”。 4、不輕信所有的“有内幕消息”“掌握後台漏洞”“穩賺不賠”“低成本高回報”之類的投資。 5、目前,銀行三年定期基準利率為2.75%;理财類産品年收益一般為3%-4%左右;年收益6%以上的意味着極高風險;如遇 10%以上年收益的,請清醒頭腦,極有可能就是騙局。
投資理财請認準銀行、有資質的證券公司等正規途徑。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關注官方政務号